Warning: session_start(): open(D:\Hws.com\HwsHostMaster\phpweb\php54\temp\\sess_u73td8eibqobbk7v93c7e2ht66, O_RDWR) failed: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28) in D:\wwwroot\nrseedscom_765tm6\web\includes\init.php on line 26
越夏西葫芦产量低原因何在-种植技术-寿光农人农业科技
您好,欢迎访问寿光农人农业科技!

400-6737-268

您的位置:HOME > 种植技术 > 内容列表

种植技术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电   话:400-6737-268

越夏西葫芦产量低原因何在

发布时间:2016-04-13 09:04:39人气:
    越夏西葫芦从定植到拔园只有70天左右,效益不错,但管理难度相当大。很多菜农说:这茬西葫芦产量仅有春、秋茬西葫芦产量的一半,管理不当的产量更低。越夏西葫芦低产的原因在于菜农多是沿用春、秋西葫芦种植经验管理,与西葫芦越夏生长状况不符。管理上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拱棚顶部未设置放风口
2.种植密度过大
3.畸形瓜多
4.细菌性病害发生严重
 
下面我们逐一作出分析:
1.拱棚顶部未设置放风口
拱棚顶部放风口设置不当致棚温过高,违背西葫芦生长特性。
拱棚高度多在2.8-3.0米之间,跨度10米左右,棚室两侧放风口都设置了防虫网,但菜农都是采用一大幅棚膜,没有在棚顶设置放风口,导致棚内热空气聚集在拱棚顶部,棚内温度居高不下,棚内温度长时间高于40℃,导致西葫芦生长不良,产量低下。
那么,菜农为何没有在拱棚的顶部设置放风口呢?“拱棚较高,我们站在地面上够不到顶部棚膜,没法放风,所以在给拱棚覆盖薄膜时,就使用一块棚膜,没有在拱棚顶部留下放风口。”正是由于菜农的这种错误做法,导致棚内最高温度经常超过40℃,西葫芦生长不良,畸形花、瓜多发。像这样的拱棚,应该如何覆盖棚膜呢?
 
首先,菜农应将棚膜由一块改为两到三块,让两块棚膜在拱棚最顶部或两边设置1-2个通风口。菜农在种植拱棚蔬菜时,如果棚内的温度适宜或者碰到连阴雨天不需要放风时,菜农将顶部放风口关闭,当棚内温度较高,不适宜蔬菜生长时,菜农就要及时将大棚顶部的棚膜分向两边,根据棚内温度的高低,将顶部放风口开到5-35厘米宽为宜。
 
其次,菜农应在大棚中间的立柱上沿大棚长度的走向设置两根钢丝,便于以后踩着放风。菜农可以在拱棚的中间立柱距离地面30厘米及60厘米的高度分别设置两道钢丝,这样菜农在给拱棚放顶风时,如果够不到顶部的棚膜,菜农就可以踩着钢丝将拱棚顶部的通风口打开进行通风。当然,有条件的菜农还可以在拱棚的顶部按照大棚设置放风滑轮的方法设置放风绳,更利于拱棚通风。
 
再次,菜农在设置顶部放风口时,要注意在拱棚顶部放风口处安装40目,宽度为60-80厘米,长度与拱棚等长的防虫网。
经过这样的设置,有利于棚内的湿热空气从顶部排出棚外,降低棚内温度。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拱棚顶部设置遮阳网降温,遮阳网应安装两块,在将遮阳网盖上时,不能将拱棚顶部的放风口挡住。
 
2.西葫芦定植密度过大
“越夏种植西葫芦应注意适当密植,这样植株间能相互遮阴,有利于降低地温,苗期也就能引根深扎,培育壮棵了!”这种做法不可取。很多棚室西葫芦种植的株距缩短到50厘米左右。生产中这种定植方法有利于植株的前期生长,但当植株进入结瓜盛期后,却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容易导致植株旺长,开花坐瓜不良,使西葫芦总体产量偏低。
 越夏西葫芦种植过密的做法不可取,应适当稀植。越夏种植西葫芦,的确存在地温高的问题,不利于西葫芦苗期发育。西葫芦种植较密,有利于植株快速将地面遮盖起来,降低地温。但是当植株密植后,植株之间的通风透光性差,容易导致植株出现旺长,不利于植株的开花结果,产量降低。而稀植后,将植株株距变为70厘米左右,叶片虽然将地面全部遮盖起来的时间要长,但是在植株进入开花结瓜盛期后,有利于植株的通风见光,植株不会因为种植较密而旺长严重,同时还有利于植株叶片的见光,增加光合产物的合成,为西葫芦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另外,越夏西葫芦稀植后,在结瓜期遇到连阴雨天气时,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好,有利于降低植株的发病几率。
“一般情况下,西葫芦株距70厘米,一亩地种600棵左右即可。这样种植,西葫芦进入结瓜期,叶片也能将地面遮挡,起到降低地温的作用。而前期地温高时,可通过浇小水的办法降低地温,促进壮棵的形成。”
 
3.西葫芦畸形瓜
越夏西葫芦畸形瓜多的原因有三:
一是棚内温度高,导致西葫芦花芽分化不良;
二是菜农为了促进植株坐瓜,连喷瓜加抹瓜,激素用量大,也导致畸形瓜数量较多;
三是菜农见瓜就留,留瓜数量过大,瓜条间争夺营养剧烈,也导致畸形瓜多。那么,菜农应该如何克服西葫芦畸形瓜多,提高瓜条的商品性呢?
 
首先,使用遮阳网,开顶风,并小水勤浇降低棚温,促进西葫芦的花芽分化。同时注意硼肥的使用,以防植株缺硼导致花芽分化不良,畸形花、瓜多。
 
其次,菜农在使用生长调节剂促进西葫芦坐瓜时,最好使用单一方法促进坐瓜,以防激素用量过大,导致植株畸形瓜多。
 
越夏西葫芦一般6月份种植,从种植到拔园约70天左右,结瓜期只有四、五十天,所以为了保证节节有瓜,提高坐瓜率,很多菜农都是既喷瓜又抹瓜,即当生长点出现雌花时,就开始喷洒免点花,促进坐瓜;待西葫芦雌花开放时又开始抹瓜,这样坐果率提高了,但畸形瓜的数量也大大增加,所以菜农只采用一种促进坐瓜的方式即可。当然,菜农也可以使用蜜蜂授粉的方法促进西葫芦坐瓜,减少激素用量,减少畸形花、瓜的形成。
 
第三,适当疏瓜。很多菜农反映说,越夏西葫芦的结瓜期只有40天左右,为了保证产量提高,都是采取见瓜就留的方法,提高西葫芦的产量。但是这样容易导致植株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衡,加速植株的早衰,致使畸形瓜数量增加,尤其是到结瓜中期后植株的短粗瓜大量增加。建议:虽然越夏西葫芦生长期较短,但也要适当疏瓜,以免植株早衰,出现大量的短粗瓜。
 
4.细菌性软腐病如何防治
西葫芦茎秆软腐的情况很常见,是越夏西葫芦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菜农们介绍,病害开始在茎秆上只有一个水浸状斑点,逐渐扩大,色泽变褐,从病部向内腐烂,有臭味,茎秆折断,而且病害传播很快。
 
从症状来看,这应该是细菌性软腐病。要想有效防治细菌性病害,就要了解病原菌的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据此进行防治。引起西葫芦软腐病的病原菌是胡萝卜软腐欧式杆菌,病原菌很难单独在土壤中存活,而细菌性病害中青枯病病菌和寇瘿菌等少数几种细菌性病原菌能单独在土壤中存活。病原菌能在病株残体中存活,成为主要的侵染源,棚室中的杂草也是细菌性病害重要的传播源。这种病原菌生长发育适温25-30℃,最高40℃,最低2℃,高温高湿的环境适宜细菌性病害的发生。细菌性病害不能直接侵入植物,细菌性软腐病主要通过伤口侵入。
对于细菌性软腐病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了解之后,菜农就应根据这些特点进行防治。
 
首先,土壤处理减少病原菌的寄主。病原菌在病残体中存活的时间长短受环境条件、土壤微生物群落和植物种类的影响,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病株残余组织中的病原菌存活的时间较长,高温高湿可促残余组织分解腐烂,其中病原菌的存活时间较短。所以建议菜农在蔬菜换茬时,注意清除棚室中蔬菜秸秆及杂草,减少病原菌的数量,并采用高温闷棚处理土壤,尽可能将土壤中病原菌全部杀死。在定植的时候使用生物菌肥,增加有益菌数量,也可以抑制病原菌的数量。
 
其次,减少植株伤口,防止病原菌侵入。伤口是细菌性软腐病的主要侵染途径,这就要求菜农要尽量减少植株的伤口。很多棚室中植株发病主要是下部叶片老化以后腐烂,之后才造成茎秆的腐烂,这就提醒菜农,一是及时摘除老化叶片,防止病原菌从此处侵染。二是选择晴天进行整枝打杈,加速伤口愈合。三是及时防治虫害,控制蓟马、粉虱、螨虫等害虫造成的伤口,同时也控制传病的介体昆虫。
 
最后,加强药剂防治。细菌性病害使用的药剂主要是抗生素类、铜制剂、叶枯唑等。对于发病蔬菜进行防治的时候,可以使用抗生素类和铜制剂混合使用。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最主要的是调节棚室环境,避免棚室内湿度过大,以控制病害发展。 


Warning: Unknown: open(D:\Hws.com\HwsHostMaster\phpweb\php54\temp\\sess_u73td8eibqobbk7v93c7e2ht66, O_RDWR) failed: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28) in Unknown on line 0

Warning: Unknown: Failed to write session data (files). Please verify that the current setting of session.save_path is correct (D:\Hws.com\HwsHostMaster\phpweb\php54\temp\) in Unknown on line 0